目前分類:琉璃脊式的朔源 (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  琉璃以鉛硝為基本的助熔劑,其燒制時須采800-900度的溫度燒制。相較於瓷器的燒制溫度需1200度為低,因而又稱為低溫鉛釉。早期的胎土多是一般黏土摻細沙,部分胎土以黏土為原料摻入經過窯燒多次之熟料[1],以增加其胎體之剛性,其製作程式與施工步驟自古迄今大致相似,筆者將于第五章再行詳細論述。至於琉璃之釉面多使用銅、鐵、鈷、錳、錫、鉛等金屬粉末使其氧化變色,因低溫燒制而顏色多元,匠師可參照基本色調再調配出其他顏色,釉面相當光亮,色彩豐富。

自唐人顏師古注之《漢書》壁琉璃:“今俗所用皆以消治石為汁,加以眾藥而為之。”中提及的消治石的消為硝,能夠溶解礦石[2]。自宋朝《營造法式‧卷十五》窯作制度中有“瑠璃瓦等”之詳述:“凡造瑠璃瓦等之制,藥以黃丹、洛河石和銅末,用水調勻,冬月以湯,瓦於背面鴟獸之類于安卓露明處(清掍同)並徧澆刷,瓪瓦於仰面內中心(重唇瓪瓦仍於背上澆大頭其線道條子瓦澆唇一壁)。凡合瑠璃藥所用黃丹闕妙造之制,以黑錫、盆硝等入鑊,煎一日,為粗□。出,侯冷,搗羅作末。次日再炒,磚蓋罨,等三日炒成。[3]。上述“黃丹”為鉛所炒成的,“洛河石”為石英之類的河卵石,黃丹和洛河石與盆硝、銅末主要化學成分為氧化鉛。若將石英類與黃丹銅末相合,可燒製成綠色琉璃,為宋朝常用之釉色。製作鉛丹的方法是炒鉛要加盆硝,而硝在化學上名為硝酸鉀,能夠熔化多種礦物。將黑錫(意即鉛)與硝放入鐵鍋內煎一日後為粗粒狀,等冷後搗成粉末,隔天再炒並且覆蓋,等三日後再炒成。

文章標籤

何孟哲 Mort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琉璃在古代為釉陶﹙陶胎鉛釉製品﹚類物品的總稱。琉璃最早自漢代即產生,亦稱為低溫鉛釉製品。與瓷器燒制有所不同在於瓷器燒制溫度需達到1200度以上,而陶器所需的燒制溫度為800至900度之間,相較之下陶胎鉛釉製品較為低溫。漢代燒制的琉璃經考古多於墓葬之內,其多為陪葬品與日常生活用品如陶罐、器皿等。自漢朝劉歆《西京雜記》卷一記載:“漢帝相傳。以秦王子嬰所奉白玉璽。高帝斬白蛇劍。劍上有七彩珠,九華玉以為飾,雜廁五色琉璃為劍匣。 ”由下圖可知當時琉璃為裝飾物品。山西為琉璃的主要產地,自漢代出土的琉璃考古來源多於太原、大同、長治、運城、聞喜、芮城、平陸、河津等地。而筆者前往勘查之地區為長治、晉城、運城、臨汾此四區作山西琉璃脊飾之調查研究。

2-23.jpg

文章標籤

何孟哲 Mort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認識完正脊、垂脊、戧脊及其獸件與裝飾後,筆者按年代參考《中國建築脊飾》一書中將脊飾動物圖騰發展至今以表作彙整如下:

年代

文章標籤

何孟哲 Mort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在歇山頂建築的屋頂中,垂脊下方到屋簷之處的屋即稱為戧脊。重簷屋頂建築的下層簷中的簷角屋脊也為戧脊。漢朝將戧脊的最前端放置戧獸。通常官式在戧脊脊端或屋頂垂脊會設置走獸的裝飾構件,最初的功能是為固定垂脊上的構件並避免雨水自磚滲入。走獸造型自《中國傳統建築細部設計》文縣中有詳細介紹:通常安置在簷角的頂端為仙人,接著其走獸排列順序依次為龍、鳳、獅子、天馬、海馬、狻猊、押魚、獬豸、鬥牛共九隻。

2-22.jpg

何孟哲 Mort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垂脊為正脊相交後向下垂的屋脊,出現於廡殿式、歇山頂、懸山頂、硬山頂等屋頂。漢朝將垂脊的最前端放置垂獸。金大定二十年(1180)重建的絳縣太陰寺大雄寶殿上有琉璃垂獸,其為紅胎綠釉,僅有獸面而無頸項,後部和瓦條脊相連[1]。筆者將其垂獸自《山西琉璃》文獻中之圖片與現場勘查照片做比對如下:

2-20.jpg

文章標籤

何孟哲 Mort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正脊為建築前後兩坡相交時最高處的屋脊,具有防水和裝飾的功能。正脊作法分為大式與小式,大式為大脊,其脊件的種類和層次多,由蓋脊瓦、正脊筒、群色條、壓當條、正當溝及正吻等細部構件組成。正脊脊飾又可分三種:正吻、脊剎、正脊脊花。正吻位於屋頂正脊與垂脊相交節點,為屋脊正脊上兩端的裝飾構件。其因裝飾獸名不同又有不同的名稱,如“龍吻”、“鴟吻”、“鴟尾”、“大吻”等…

2-5.jpg

文章標籤

何孟哲 Mort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中華民族在這古老的土地上走過了五千年之久,山川的壯麗、人文的薈萃,物產盡如此豐饒,而華夏文明迄今仍源源不斷持續流傳著。先人曾使用過的建築、器皿、圖畫、文字、雕刻、工藝等物品都深深的烙下歷史的痕跡,有些物品經過了時間的淬煉、亙古名人的把玩、或是具有突出性的普遍價值等種種因素,我們都可稱之為文物或是文化遺產。

若要講起中國脊飾,須先依據建築屋頂的樣式分析才能再細談脊飾部分。就單體建築之屋頂形式種類,有單坡、平頂、囤頂、硬山、懸山、拱頂、廡殿、歇山、卷棚及重簷等多種樣式。通常宮殿、廟宇多為廡殿、歇山式,而民居建築則多為懸山、硬山式,南方建築多為懸山式因其有防雨之效用,而北方建築則多為硬山式因其有防風火之功用[1]。筆者在山西南部觀察其民間寺廟與建築型態主要多為歇山、懸山、硬山式三種。

文章標籤

何孟哲 Mort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