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.jpg

*中坪二仙宮大殿戧脊示意圖;繪製:何孟哲

大殿戧脊現況有東南戧脊、西南戧脊、東北戧脊、西北戧脊四條脊飾,每條垂脊各有四個琉璃構件,四條脊飾共有十六座琉璃構件。北向立面均更換成新構件,按大殿脊飾演過程筆者試將1996年脊剎參照物與北向戧脊比較發現無論紋理、釉色、陶胎材質等均極為類似,且大殿之構件別無有它,故推測北向新構件為1996年所替換。而南向立面仍保存為清代構件無替換。戧脊構件數較少,按比例原則筆者將各筒子抽樣一塊進行分析。

2.jpg

*大殿脊剎(左圖)與北向戧脊(右圖)相同。筆者拍攝時間:2012/10/12。

首先從東南戧脊開始,按東南垂脊延伸而出取樣第四塊筒子,從構件立面觀察主題均為卷草無花飾,釉色仍為茉綠與草黃色,浮凸處為草黃,凹陷處為茉綠。底視可以看出內有五片分隔壁結構切成四間比垂脊三間結構性強,頂視其扣脊筒瓦與筒子合為一體,側視可觀察出陶胎壁厚約2.5公分,且細觀其紋理可端詳出胎體破損之狀態。

3.jpg

*大殿東南戧脊取樣件,第四塊筒子。筆者拍攝時間:2012/10/12。

接著從西南戧脊觀察,按西南垂脊延伸而出取樣第四塊筒子,紋理主題均為花草紋,主要可觀察出內側風化程度還可,外側風化程度相當嚴重,紋理主題全部剝落僅剩陶胎本體裸露在外。

4.jpg

*大殿西南戧脊取樣件,第四塊筒子。筆者拍攝時間:2012/10/12。

再從東北戧脊觀察,按東北垂脊延伸而出取樣第二塊筒子,屬1996年所替換之新構件。從立面觀察出主題為藤蔓卷草,釉色為黃綠琉璃,草紋與收邊處為黃,背景底色為綠。底視可理解結構內有一壁成兩間,外壁緣底座均有收邊且簍空。側視更可端詳出扣脊筒瓦與筒子合為一體,且呈錐形。

5.jpg

*大殿東北戧脊取樣件,第二塊筒子。筆者拍攝時間:2012/10/12。

最後觀察西北戧脊,按西北垂脊延伸而出取樣第三塊筒子。其釉色、紋理、主題、燒制年代均與上述相同,唯局部上釉收邊處稍有瑕疵。

6.jpg

*大殿西北戧脊取樣件,第三塊筒子。筆者拍攝時間:2012/10/12。

縱述戧脊一共十六座琉璃構件,平均每構件約長52.5公分、高17公分(新構件高20公分)、厚9公分,每塊筒子重約10公斤內。風化狀態北向較南向嚴重,顧全數更替成新構件,各脊飾面外比面內嚴重。主題均為藤蔓卷草紋,舊構件釉色為茉綠與草黃色,為清代構件﹔新構件釉色為黃綠色,琉璃釉面晶瑩剔透,為1996年替換之構件。

arrow
arrow

    何孟哲 Mort 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